香蕉福利在线|国产2021av自拍|麻豆传媒映画官网进入|91国产麻豆传媒映画MD0050|欧美有码视频|麻豆映画传媒安卓下载|爱豆传媒严紫娟|md4 pud 麻豆传媒映画|国产麻豆剧传媒一区大象|skam免费观看,成人午夜国产一区二区,亚洲成a人片777一77,网红主播美女

金銀珠寶飾品產(chǎn)品質量檢驗站
您所在位置:首頁 >> 金銀珠寶飾品產(chǎn)品質量檢驗站>> 首飾標準
鉆石分級
時間:2011-03-06 閱讀人次:6109
鉆 石 分 級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天然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的術語和定義、鉆石顏色、凈度、切工的分級規(guī)則,、鉆石質量和鉆石分級證書,。
本標準適用于珠寶玉石鑒定,、文物鑒定,、商貿,、海關,、保險,、典當、資產(chǎn)評估以及科研教學,、文獻出版等領域的鉆石分級及相關活動,。
本標準中的顏色分級適用于無色至淺黃(褐、灰)色系列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
本標準中的切工分級適用于切工為標準圓鉆型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
本標準中的分級規(guī)則適用于未經(jīng)覆膜、裂隙充填等優(yōu)化處理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
本標準中的分級規(guī)則適用于質量大于等于0.0400g(0.20ct)的未鑲嵌拋光鉆石,、質量在0.0400g(0.20ct,含)至0.2000g(1.00ct,,含)之間的鑲嵌拋光鉆石,。質量小于0.0400g (0.20ct)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質量大于0.2000g(1.00ct)的鑲嵌拋光鉆石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非無色至淺黃(褐,、灰)色系列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其凈度分級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其標準圓鉆型切工的切工分級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非標準圓鉆型切工的未鑲嵌及鑲嵌拋光鉆石,,其顏色分級、凈度分級及切工分級中的修飾度(拋光和對稱)分級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6552 珠寶玉石 名稱
GB/T 16553 珠寶玉石 鑒定
GB/T 18303 鉆石色級目視評價方法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鉆石diamond
由碳原子組成的等軸晶系天然礦物,,摩氏硬度10,,密度3.52(±0.01)g/cm3,,折射率2.417,色散值0.044,。 3.2
鉆石分級diamond grading
從顏色(color),、凈度(clarity)、切工(cut)及質量(carat①)四個方面對鉆石進行等級劃分,,簡稱4C分級,。
3.3
顏色分級color grading
采用比色法,在規(guī)定的環(huán)境下對鉆石顏色進行等級劃分,。
3.3.1
比色石diamond master-stone set
一套已標定顏色級別的標準圓鉆型切工鉆石樣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連續(xù)的顏色級別,其級別可以溯源至鉆石顏色分級比色石國家標準樣品,。比色石的級別代表該顏色級別的下限,。

① 注:鉆石貿易中仍然沿用克拉重量單位,1.00ct=0.2000g,。
3.3.2
比色燈diamond light
色溫在5500K~7200K范圍內的熒光燈,。
3.3.3
比色板、比色紙white background
用作比色背景的無熒光,、無明顯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紙,。
3.3.4
熒光強度fluorescence degree
鉆石在長波紫外光照射下發(fā)出的可見光強弱程度。
3.3.5
熒光強度對比樣品master-stone of fluorescence degree
一套已標定熒光強度級別的標準圓鉆型切工的鉆石樣品,,由3粒組成,,依次代表強、中,、弱三個級別的下限,。
3.4
凈度分級clarity grading
在10倍放大條件下,對鉆石內部和外部的特征進行等級劃分。
3.4.1
鉆石的內部特征 internal characteristics
包含在或延伸至鉆石內部的天然包裹體,、生長痕跡和人為造成的特征,。(詳見附錄表A.1)
3.4.2
鉆石的外部特征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僅存在于鉆石外表的天然生長痕跡和人為造成的特征。(詳見附錄表A.2),。
3.5
切工分級cut grading
通過測量和觀察,,從比率和修飾度兩個方面對鉆石加工工藝的完美性進行等級劃分。
3.5.1
標準圓鉆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由57或58個刻面按一定規(guī)律組成的圓形切工(見圖1),。標準圓鉆型切工各部分名稱見圖2,、圖3??珊喎Q為圓鉆形,。





圖1 標準圓鉆型切工冠部、亭部俯視示意圖



圖2 標準圓鉆型切工側視示意圖



圖3 標準圓鉆型切工各刻面名稱示意圖
3.5.2
直徑 diameter
鉆石腰部圓形水平面的直徑,。其中最大值稱為最大直徑,,最小值稱為最小直徑, (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值稱為平均直徑,。
3.5.3
全深 total depth
鉆石臺面至底尖之間的垂直距離,。
3.5.4
腰girdle
鉆石中直徑最大的圓周部分。
3.5.5
冠部crown
腰以上部分,,有33個刻面,。
3.5.6
亭部pavilion
腰以下部分,有24或25個刻面,。
3.5.7
臺面table facet
冠部八邊形刻面,。
3.5.8
冠部主刻面(風箏面) upper main facet
冠部四邊形刻面。
3.5.9
星刻面star facet
冠部主刻面與臺面之間的三角形刻面,。
3.5.10
上腰面upper girdle facet
腰與冠部主刻面之間的似三角形刻面,。
3.5.11
亭部主刻面pavilion main facet
亭部四邊形刻面。
3.5.12
下腰面lower girdle facet
腰與亭部主刻面之間的似三角形刻面,。
3.5.13
底尖(或底小面) culet
亭部主刻面的交匯處,,呈點狀或呈八邊形小刻面。
3.5.14
冠角α crown angle α
冠部主刻面與腰部水平面的夾角,。
3.5.15
亭角β pavilion angle β
亭部主刻面與腰部水平面的夾角,。
3.5.16
比率proportion
各部分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包括以下要素(詳見圖4),。 3.5.16.1
臺寬比table size
臺面寬度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臺寬比= (1)
3.5.16.2
冠高比crown height
冠部高度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冠高比= (2)
3.5.16.3
腰厚比girdle thickness
腰部厚度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腰厚比= (3)





圖4標準圓鉆型切工比率要素示意圖
3.5.16.4
亭深比pavilion depth
亭部深度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亭深比= (4)
3.5.16.5
全深比total depth
全深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全深比= (5)
3.5.16.6
底尖比culet size
底尖直徑相對于平均直徑的百分比。
底尖比= (6)
3.5.16.7
星刻面長度比 star facet length
星刻面長度比= (7)

3.5.16.8
下腰面長度比 lower girdle facet length
下腰面長度比=
(8)
3.5.17
修飾度finish
對拋磨工藝的評價,;分為對稱性和拋光兩個方面進行評價,。
3.5.17.1
對稱性 symmetry
對切磨形狀,包括對稱排列,、刻面位置等精確程度的評價,。
3.5.17.2
拋光 polish
對切磨拋光過程中產(chǎn)生的外部特征影響拋光表面完美程度的評價。
3.5.17.3
刷磨 painting
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大于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的現(xiàn)象,。詳見圖5中B>A。
3.5.17.4
剔磨 digging out
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小于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的現(xiàn)象,。詳見圖5中B<A。
3.5.17.5
建議克拉重量 suggested carat weight
標準圓鉆型切工鉆石的直徑所對應的克拉重量,。
3.5.17.6
超重比例 overweight
超重比例= (9)
3.5.17.7
“蜥蜴皮”效應 lizard skin
已拋光鉆石表面上呈現(xiàn)透明的凹陷波浪紋理,,其方向接近解理面的方向。
刷磨 剔磨
圖5 刷磨和剔磨
注:虛線表示不明顯棱線
4 顏色分級
4.1 顏色級別
4.1.1 顏色級別
按鉆石顏色變化劃分為12個連續(xù)的顏色級別,,由高到低用英文字母D,、E,、F,、G、H,、I,、J、K,、L,、M、N,、<N代表不同的色級,。亦可用數(shù)字表示,詳見表1,。
4.1.2 顏色級別劃分規(guī)則
4.1.2.1 待分級鉆石顏色飽和度與某一比色石相同,,則該比色石的顏色級別為待分級鉆石的顏色級別。
4.1.2.2 待分級鉆石顏色飽和度介于相鄰兩粒連續(xù)的比色石之間,,則以其中較低級別表示待分級鉆石顏色級別,。
4.1.2.3 待分級鉆石顏色飽和度高于比色石的最高級別,仍用最高級別表示該鉆石的顏色級別,。
4.1.2.4 待分級鉆石顏色飽和度低于“N”比色石,,則用<N表示,。
4.1.2.5 灰色調至褐色調的待分級鉆石,以其顏色飽和度與比色石比較,,參照4.1.2.1至4.1.2.4劃分規(guī)則進行分級,。
表1 鉆石顏色級別對照表
鉆 石 顏 色 級 別 鉆 石 顏 色 級 別
D 100 J 94
E 99 K 93
F 98 L 92
G 97 M 91
H 96 N 90
I 95 <N <90
4.2 熒光強度級別
4.2.1熒光強度級別
按鉆石在長波紫外光下發(fā)光強弱,劃分為“強”,、“中”,、“弱”、“無”四個級別,。
4.2.2 熒光強度級別劃分規(guī)則
4.2.2.1 待分級鉆石的熒光強度與熒光強度比對樣品中的某一粒相同,,則該樣品的熒光強度級別為待分級鉆石的熒光強度級別。
4.2.2.2 待分級鉆石的熒光強度介于相鄰的兩粒比對樣品之間,,則以較低級別代表該鉆石的熒光強度級別,。
4.2.2.3 待分級鉆石的熒光強度高于比對樣品中的“強”,仍用“強”代表該鉆石的熒光強度級別,。
4.2.2.4 待分級鉆石的熒光強度低于比對樣品中的“弱”,,則用“無”代表該鉆石的熒光強度級別。
4.3 分級要求
4.3.1 環(huán)境要求
顏色分級應在無陽光直射的室內環(huán)境中進行,,分級環(huán)境色調應為白色或灰色,。分級時采用專用的比色燈,并以比色板或比色紙為背景,。 4.3.2 人員要求
從事顏色分級的技術人員應受過專門的技能培訓,,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術人員獨立完成同一樣品的顏色分級,,并取得統(tǒng)一結果,。
5 凈度分級
5.1 凈度級別
分為LC、VVS,、VS,、SI、P 五個大級別,,又細分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P1,、P2,、P3十一個小級別,。
對于質量低于(不含)0.0940g(0.47ct)的鉆石,凈度級別可劃分為五個大級別,。
5.2 凈度級別的劃分規(guī)則
5.2.1 LC級
在10倍放大條件下,,未見鉆石具內外部特征,細分為FL,、IF,。
5.2.1.1在10倍放大條件下,未見鉆石具內外部特征,,定為FL級,。下列外部特征情況仍屬FL級:
5.2.1.1.1 額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見,。
5.2.1.1.2 原始晶面位于腰圍,,不影響腰部的對稱,冠部不可見,。
5.2.1.2在10倍放大條件下,,未見鉆石具內部特征,定為IF級,。下列特征情況仍屬IF級:
5.2.1.2.1 內部生長紋理無反光,,無色透明,不影響透明度,。
5.2.1.2.2可見極輕微外部特征,,經(jīng)輕微拋光后可去除。
5.2.2 VVS級
在10倍放大鏡下,,鉆石具極微小的內,、外部特征,,細分為VVS1,、VVS2。
5.2.2.1 鉆石具有極微小的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極難觀察,定為VVS1級,。
5.2.2.2 鉆石具有極微小的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很難觀察,,定為VVS2級,。
5.2.3 VS級
在10倍放大鏡下,鉆石具細小的內,、外部特征,,細分為VS1,、VS2。
5.2.3.1 鉆石具細小的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難以觀察,定為VS1級,。
5.2.3.2 鉆石具細小的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比較容易觀察,,定為VS2級,。
5.2.4 SI級
在10倍放大鏡下,鉆石具明顯的內,、外部特征,,細分為SI1、SI2,。
5.2.4.1 鉆石具明顯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容易觀察,,定為SI1級,。
5.2.4.2 鉆石具明顯內、外部特征,,10倍放大鏡下很容易觀察,,定為SI2級。
5.2.5 P級
從冠部觀察,,肉眼可見鉆石具內,、外部特征,細分為P1,、P2,、P3。
5.2.5.1 鉆石具明顯的內,、外部特征,,肉眼可見,定為P1,。
5.2.5.2 鉆石具很明顯的內,、外部特征,肉眼易見,,定為P2,。
5.2.5.3 鉆石具極明顯的內、外部特征,,肉眼極易見并可能影響鉆石的堅固度,,定為P3,。
5.3分級要求
5.3.1 環(huán)境要求
在10倍放大條件下分級,采用比色燈照明,。
5.3.2 人員要求
從事凈度分級的技術人員應受過專門的技能培訓,,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由2~3名技術人員獨立完成同一樣品的凈度分級,,并取得統(tǒng)一結果,。
6切工分級
6.1 測量項目及測量方法
6.1.1 規(guī)格
表2
規(guī)格測量項目 最大直徑 最小直徑 全深
精確至
(單位:毫米mm) 0.01 0.01 0.01

6.1.2 比率
表3
比率測量項目 臺寬比 冠高比 腰厚比 亭深比 全深比 底尖比 星刻面長度比 下腰面長度比
保留至 1% 0.5% 0.5% 0.5% 0.1% 0.1% 5% 5%

6.1.3 冠角
單位:度(°),保留至0.2,。
6.1.4 亭角
單位:度(°),,保留至0.2。
6.1.5 測量方法
儀器測量法:使用全自動切工測量儀以及各種微尺,、卡尺,,直接對各測量項目進行測量。
6.2 比率分級
6.2.1 比率級別
比率級別分為極好(Excellent,簡寫為EX),、很好(Very Good,簡寫為VG),、好(Good,簡寫為G),、一般(Fair,簡寫為F),、差(Poor,簡寫為P)五個級別。
6.2.2 比率級別劃分規(guī)則
6.2.2.1 依據(jù)附錄C中各臺寬比條件下,,冠角 (α),、亭角 (β)、冠高比,、亭深比,、腰厚比、底尖比,、全深比,、α+β、星刻面長度比,、下腰面長度比等項目確定各測量項目對應的級別,。
6.2.2.2 比率級別由全部測量項目中的最低級別表示。
6.2.3 影響比率級別的其他因素
6.2.3.1 超重比例
6.2.3.1.1 根據(jù)待分級鉆石的平均直徑,,查附錄D鉆石建議克拉重量表,得出待分級鉆石在相同平均直徑,、標準圓鉆型切工的建議克拉重量,。
6.2.3.1.2計算超重比例,根據(jù)超重比例,,查表4得到比率級別,。
表4
比率級別 極好EX 很好VG 好G 一般F
超重比例 % <8 8-16 17-25 >25

6.2.3.2 刷磨和剔磨
根據(jù)刷磨和剔磨的嚴重程度可分為無,、中等、明顯,、嚴重四個級別,。不同程度和不同組合方式的刷磨和剔磨會影響比率級別,嚴重的刷磨和剔磨可使比率級別降低一級,。
6.2.3.2.1 刷磨和剔磨劃分規(guī)則
10倍放大條件下,,由側面觀察腰圍最厚區(qū)域。
6.2.3.2.2 無
鉆石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等于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
6.2.3.2.3 中等
鉆石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對比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有較小偏差,,鉆石臺面向上外觀沒有受到可注意的影響,。
6.2.3.2.4 明顯
鉆石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對比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有明顯偏差,,鉆石臺面向上外觀受到影響,。
6.2.3.2.5 嚴重
鉆石上腰面聯(lián)結點與下腰面聯(lián)結點之間的腰厚,對比風箏面與亭部主刻面之間腰厚有顯著偏差,,鉆石臺面向上外觀受到嚴重影響,。
6.3 修飾度分級
修飾度級別分為極好(Excellent,簡寫為EX)、很好(Very Good,簡寫為VG),、好(Good,,簡寫為G)、一般(Fair,簡寫為F),、差(Poor,,簡寫為P)五個級別。包括對稱性分級和拋光分級,。以對稱性分級和拋光分級中的較低級別為修飾度級別,。
6.3.1 對稱性分級
6.3.1.1對稱性級別
對稱性級別分為極好(Excellent,簡寫為EX)、很好(Very Good,簡寫為VG),、好(Good,,簡寫為G)、一般(Fair,簡寫為F),、差(Poor,,簡寫為P)五個級別。
6.3.1.2 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
腰圍不圓,。
臺面偏心,。
底尖偏心。
冠角不均。
亭角不均,。
臺面和腰圍不平行,。
腰部厚度不均。
波狀腰,。
冠部與亭部刻面尖點不對齊,。
刻面尖點不尖。
刻面缺失,。
刻面畸形,。
非八邊形臺面。
額外刻面,。
6.3.1.3 對稱性級別劃分規(guī)則
6.3.1.3.1 極好 EX
10倍放大鏡下觀察,,無或很難看到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
6.3.1.3.2 很好 VG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較少的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
6.3.1.3.3 好 G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明顯的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整體外觀可能受影響。
6.3.1.3.4 一般 F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易見的,、大的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整體外觀受到影響,。
6.3.1.3.5 差 P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顯著的,、大的影響對稱性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整體外觀受到明顯的影響,。
6.3.2 拋光分級
6.3.2.1 拋光級別
拋光級別分為:極好(Excellent,簡寫為EX),、很好(Very Good,簡寫為VG)、好(Good,,簡寫為G),、一般(Fair,簡寫為F)、差(Poor,,簡寫為P)五個級別,。
6.3.2.2 影響拋光級別的要素特征
拋光紋。
劃痕,。
燒痕,。
缺口,。
棱線磨損,。
擊痕,。
粗糙腰圍。
“蜥蜴皮”效應,。
粘桿燒痕,。
6.3.2.3 拋光級別劃分規(guī)則
6.3.2.3.1 極好 EX
10倍放大鏡下觀察,無至很難看到影響拋光的要素特征,。
6.3.2.3.2 很好 VG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較少的影響拋光的要素特征。
6.3.2.3.3 好 G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明顯的影響拋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光澤可能受影響,。
6.3.2.3.4 一般 F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易見的影響拋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光澤受到影響,。
6.3.2.3.5 差 P
10倍放大鏡下臺面向上觀察,有顯著的影響拋光的要素特征,。肉眼觀察,,鉆石光澤受到明顯的影響。
6.4 切工級別的劃分規(guī)則
6.4.1 切工級別分為極好(Excellent,簡寫為EX),、很好(Very Good,簡寫為VG),、好(Good,簡寫為G),、一般(Fair,,簡寫為F)、差(Poor,,簡寫為P)五個級別,。
6.4.2切工級別根據(jù)比率級別、修飾度(對稱性級別,、拋光級別)進行綜合評價,。
6.4.3根據(jù)比率級別和修飾度級別,查表5得出切工級別,。

表5 切工級別劃分規(guī)則
切工級別 修飾度級別
極好 EX 很好 VG 好 G 一般 F 差 P
比率級別 極好 EX 極好 極好 很好 好 差
很好 VG 很好 很好 很好 好 差
好 G 好 好 好 一般 差
一般 F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差
差 P 差 差 差 差 差

6.5 分級要求
6.5.1 環(huán)境設施要求
采用儀器測量法測量時,,所用儀器應滿足各測量項目的精度要求。
6.5.2 人員要求
技術人員應受過專業(yè)技能培訓,,正確掌握儀器測量和10倍放大鏡目測的方法和技巧,。應由2-3名技術人員獨立完成同一樣品的拋光分級和對稱性分級,,并取得統(tǒng)一結果。
7鉆石的質量
7.1 質量單位
鉆石的質量單位為克(g),。鉆石貿易中仍可用“克拉(ct)”作為克拉重量單位,。1.0000g=5.00 ct。
鉆石的質量表示方法為:在質量數(shù)值后的括號內注明相應的克拉重量,。例0.2000 g(1.00ct),。鉆石貿易中可用克拉重量表示,例0.2000 g鉆石的克拉重量表示為1.00ct,。
7.2 質量的稱量
用分度值不大于0.0001g的天平稱量,。質量數(shù)值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第4位。換算為克拉重量時,,保留至小數(shù)點后第2位,。克拉重量小數(shù)點后第3位逢9進1,,其它可忽略不計,。
8 鉆石分級證書
8.1 鉆石分級證書的內容(樣品狀態(tài)、測試條件允許時)
8.1.1 證書編號
8.1.2 檢驗結論
8.1.3 質量
8.1.4 顏色級別:熒光強度級別
8.1.5 凈度級別:可列出內部特征,、外部特征
8.1.6 切工
形狀/規(guī)格:標準圓鉆型規(guī)格的表示方式:最大直徑×最小直徑×全深
比率級別:全深比,,臺寬比,腰厚比,,亭深比,,底尖比或其它參數(shù)
修飾度級別:對稱性級別,拋光級別
8.1.7 檢驗依據(jù)
8.1.8 簽章和日期
8.2 其它可選擇內容
顏色坐標,、凈度坐標,、凈度素描圖、切工比例截圖,、備注等,。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常見鉆石內、外部特征類型

表A1 常見鉆石內部特征類型符號表
編 號 名 稱 英文名稱 符 號 說 明
01 點狀包體 pinpoint
鉆石內部極小的天然包裹物,。
02 云狀物 cloud
鉆石中朦朧狀,、乳狀、無清晰邊界的天然包裹物,。
03 淺色包裹體 crystal inclusion
鉆石內部的淺色或無色天然包裹物,。
04 深色包裹體 dark inclusion
鉆石內部的深色或黑色天然包裹物。
05 針狀物 needle
鉆石內部的針狀包裹體,。
06 內部紋理 internal graining
鉆石內部的天然生長痕跡,。
07 內凹原始晶面 extended natural
凹入鉆石內部的天然結晶面。
08 羽狀紋 feather
鉆石內部或延伸至內部的裂隙,,形似羽毛狀,。
09 須狀腰 beard
腰上細小裂紋深入內部的部分,。
10 空洞 cavity
大而深的不規(guī)則破口。
11 激光痕 laser mark
用激光束和化學品去除鉆石內部深色包裹物時留下的痕跡,。管狀或漏斗狀痕跡稱為激光孔,。可被高折射率玻璃充填,。



表A2 常見的鉆石外部特征類型符號表
編 號 名 稱 英文名稱 符 號 說 明
01 原始晶面 natural
為保持最大質量而在鉆石腰部或近腰部保留的天然結晶面,。
02 表面紋理 surface graining
鉆石表面的天然生長痕跡,。
03 拋光紋 polish lines
拋光不當造成的細密線狀痕跡,,在同一刻面內相互平行。
04 刮痕 scratch
表面很細的劃傷痕跡,。
05 燒痕 burn mark
拋光不當所致的糊狀疤痕,。
06 額外刻面 extra facet
規(guī)定之外的所有多余刻面。
07 缺口 nick
腰或底尖上細小的撞傷,。
08 擊痕 pit
表面受到外力撞擊留下的痕跡,。
09 棱線磨損 abrasion
棱線上細小的損傷,呈磨毛狀,。
10 人工印記 inscription 在鉆石表面人工刻印留下的痕跡,。在備注中注明印記的位置。


附 錄 B
(規(guī)范性附錄)
鑲嵌鉆石分級規(guī)則

B1 鑲嵌鉆石的顏色等級
B1.1鑲嵌鉆石顏色采用比色法分級,,分為7個等級,,與未鑲嵌鉆石顏色級別的對應關系詳見表B1。
表B1 鑲嵌鉆石顏色等級對照表
鑲嵌鉆石
顏色等級 D-E F-G H I-J K-L M-N <N
對應的未鑲嵌鉆石顏色級別 D E F G H I J K L M N <N

B1.2 鑲嵌鉆石顏色分級應考慮金屬托對鉆石顏色的影響,,注意加以修正,。
B2 鑲嵌鉆石的凈度等級
在10倍放大鏡下,鑲嵌鉆石凈度分為:LC,、VVS,、VS、SI,、P五個等級,。
B3 鑲嵌鉆石的切工測量與描述
B3.1 對滿足切工測量的鑲嵌鉆石,采用10倍放大鏡目測法,,測量臺寬比,、亭深比等比率要素。
B3.2 對滿足切工測量的鑲嵌鉆石,,采用10倍放大鏡目測法,,對影響修飾度(包括對稱性和拋光)的要素加以描述。


附 錄 C
(規(guī)范性附錄)
比率分級表
C1 臺寬比=44%-49%
差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44.0 >44.0
冠高比% <7.0 7.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8.0 >48.0
腰厚比% —— ≤10.5 >10.5
腰厚 —— 極薄-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全深比% <50.9 50.9-70.9 >70.9
α+β° —— —— ——
星刻面長度比%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C2 臺寬比=50%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6.2 36.4-37.8 38.0-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9.0 59.1-61.0 61.1-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3 臺寬比=51%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6.6 36.8-38.0 38.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8.8 58.9-61.0 61.1-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4 臺寬比=52%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7.2 37.4-38.6 38.8-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8.6 58.7-60.7 60.8-61.5 61.6-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5 臺寬比=53%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7.6 37.8-39.0 39.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8.0 58.1-60.3 60.4-61.3 61.4-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6 臺寬比=54%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2 38.4-39.6 39.8-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7.8 57.9-60.0 60.1-61.1 61.2-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7 臺寬比=55%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7.5 57.6-59.7 59.8-60.9 61.0-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4 79.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8 臺寬比=56%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1.6 21.8-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7.3 57.4-59.5 59.6-60.6 60.7-63.2 63.3-64.7 64.8-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9.2 79.4-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9 臺寬比=57%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2.0 22.2-26.0 26.2-31.0 31.2-36.0 36.2-38.8 39.0-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6 39.8-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0 41.5-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7.0 57.1-58.3 58.4-60.0 60.1-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8 79.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0 臺寬比=58%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2.6 22.8-26.0 26.2-31.0 31.2-36.0 36.2-38.2 38.4-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8 40.0-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6.8 56.9-59.1 59.2-59.8 59.9-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6 78.8-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1 臺寬比=59%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3.0 23.2-26.6 26.8-31.0 31.2-36.0 36.2-38.2 38.4-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39.8 40.0-40.4 40.6-41.8 42.0-42.4 42.6-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6.4 56.5-58.7 58.8-59.6 59.7-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8.2 78.4-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2 臺寬比=60%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3.6 23.8-27.0 27.2-31.0 31.2-35.8 36.0-37.6 37.8-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4 38.6-40.0 40.2-40.6 40.8-41.8 42.0-42.2 42.4-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39.5 40.0-41.5 42.0-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6.2 56.3-58.0 58.1-58.4 58.5-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7.8 78.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3 臺寬比=61%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4.0 24.2-27.6 27.8-32.0 32.2-35.6 35.8-37.6 37.8-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8 39.0-40.2 40.4-40.6 40.8-41.8 42.0-42.2 42.4-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0.0 40.5-42.0 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6.0 56.1-57.7 57.8-58.4 58.5-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7.6 77.8-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4 臺寬比=62%
差 一般 好 很好 極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4.6 24.8-28.0 28.2-32.6 32.8-35.0 35.2-36.8 37.0-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0 39.2-40.4 40.6-40.8 41.0-41.6 41.8-42.2 42.4-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1.5 12.0-17.0 17.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0.5 41.0-42.0 42.5 43.0-44.5 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 2.5-4.5 5.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 薄-稍厚 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 <1.0 1.0-1.9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5.7 55.8-57.3 57.4-58.4 58.5-63.2 63.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2.8 73.0-77.0 77.2-77.4 77.6-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 45-65 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 70-85 90 >90 —— ——





C15 臺寬比=63%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5.0 25.2-28.6 28.8-36.2 36.4-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8.8 39.0-40.4 40.6-42.0 42.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0.0 40.5-42.0 42.5-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5.4 55.5-56.8 56.9-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2-68.6 68.8-76.8 77.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16 臺寬比=64%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5.8 26.0-29.8 30.0-35.8 36.0-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2 39.4-40.6 40.8-42.0 42.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0.5 41.0-42.5 43.0-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5.2 55.3-56.6 56.7-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6.4 76.8-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17 臺寬比=65%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0.0 20.0-26.8 27.0-30.4 30.6-35.0 35.2-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4 39.6-40.8 41.0-42.0 42.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1.0 41.5-42.5 43.0-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9 55.0-56.4 56.5-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6.2 76.4-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18 臺寬比=66%
差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2.0 22.0-27.0 27.2-31.4 31.6-34.4 34.6-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6 39.8-40.8 41.0-42.0 42.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0.0 10.5-18.0 18.5-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1.0 41.5-42.5 43.0-45.0 45.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2.0 2.0-5.5 6.0-7.5 8.0-10.5 >10.5
腰厚 —— —— 極薄 很薄-厚 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2.0 2.0-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8 54.9-56.2 56.3-64.5 64.6-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68.6 68.8-75.8 76.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40 40-70 >70 —— ——
下腰面長度比% —— —— <65 65-90 >90 —— ——





C19 臺寬比=67%
差 一般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2.0 22.0-27.6 27.8-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6 39.8-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1.0 41.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7.5 7.5-10.5 >10.5
腰厚 —— —— 極薄-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6 54.7-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 ——


C20 臺寬比=68%
差 一般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3.0 23.0-28.6 28.8-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39.8 40.0-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1.5 42.0-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7.5 7.5-10.5 >10.5
腰厚 —— —— 極薄-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4 54.5-66.9 67.0-70.9 >70.9
α+β° —— <68.0 68.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 ——




C21 臺寬比=69%
差 一般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4.0 24.0-29.0 29.2-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40.0 40.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2.0 42.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7.5 7.5-10.5 >10.5
腰厚 —— —— 極薄-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2 54.3-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 ——


C22 臺寬比=70%
差 一般 好 一般 差
冠角 (α) ° <24.0 24.0-29.0 29.2-40.0 40.2-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40.0 40.2-43.0 43.2-44.0 >44.0
冠高比% <7.0 7.0-8.5 9.0-19.5 20.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2.0 42.5-46.5 47.0-48.0 >48.0
腰厚比% —— —— <7.5 7.5-10.5 >10.5
腰厚 —— —— 極薄-很厚 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4.0 >4.0 ——
全深比% <50.9 50.9-54.0 54.1-66.9 67.0-70.9 >70.9
α+β° —— <65.0 65.0-80.0 >80.0 ——
星刻面長度比% —— ——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 ——




C23 臺寬比=71%-72%
差 一般 差
冠角 (α) ° <24.0 24.0-41.4 >41.4
亭角 (β) ° <37.4 37.4-44.0 >44.0
冠高比% <7.0 7.0-21.0 >21.0
亭深比% <38.0 38.0-48.0 >48.0
腰厚比% —— ≤10.5 >10.5
腰厚 —— 極薄-極厚 極厚
底尖大小% —— —— ——
全深比% <50.9 50.9-70.9 >70.9
α+β° —— —— ——
星刻面長度比% —— —— ——
下腰面長度比% —— —— ——


附 錄 D
(資料性附錄)
鉆石建議克拉重量表
平均直徑(mm) 建議克拉重量(ct) 平均直徑(mm) 建議克拉重量(ct)
2.9 0.09 6.2 0.86
3.0 0.10 6.3 0.90
3.1 0.11 6.4 0.94
3.2 0.12 6.5 1.00
3.3 0.13 6.6 1.03
3.4 0.14 6.7 1.08
3.5 0.15 6.8 1.13
3.6 0.17 6.9 1.18
3.7 0.18 7.0 1.23
3.8 0.20 7.1 1.33
3.9 0.21 7.2 1.39
4.0 0.23 7.3 1.45
4.1 0.25 7.4 1.51
4.2 0.27 7.5 1.57
4.3 0.29 7.6 1.63
4.4 0.31 7.7 1.70
4.5 0.33 7.8 1.77
4.6 0.35 7.9 1.83
4.7 0.37 8.0 1.91
4.8 0.40 8.1 1.98
4.9 0.42 8.2 2.05
5.0 0.45 8.3 2.13
5.1 0.48 8.4 2.21
5.2 0.50 8.5 2.29
5.3 0.53 8.6 2.37
5.4 0.57 8.7 2.45
5.5 0.60 8.8 2.54
5.6 0.63 8.9 2.62
5.7 0.66 9.0 2.71
5.8 0.70 9.1 2.80
5.9 0.74 9.2 2.90
6.0 0.78 9.3 2.99
6.1 0.81 9.4 3.09

注:計算得出的平均直徑,,按照數(shù)字修約國家標準,,修約至0.1mm,,從上表查得鉆石建議重量。
友情鏈接 > 南通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中國南通政府網(wǎng)站 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
站內搜索
外網(wǎng)
版權所有 南通市計量檢定測試所 2018-2019
地址:南通市崇川區(qū)國強路158號 電話:0513-51008715 E-mail:[email protected]
工作時間:上午8:15—11:30,、下午1:30—4:45
蘇ICP備 18031918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