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基本性質(zhì)
一,、礦物組成
翡翠是以硬玉為主的由多種細小礦物組成的礦物集合體,。它的主要礦物為硬玉,,可含角閃石、鈉長石,、鉻鐵礦、鈉鉻輝石,、透輝石,、綠輝石、沸石等 ,。
翡翠常見的品種
1.以硬玉礦物為主的翡翠
以硬玉礦物為主,,含微量的鉻、鐵等雜質(zhì),高檔翡翠多屬于此,。
![]()
2.綠輝石,、角閃石類翡翠
構(gòu)成翡翠灰綠色、藍綠色和黑色部分(癬)
以綠輝石為主的翡翠,,即“油青種” 翡翠或稱為“墨翠”,。
屬傳統(tǒng)意義上的翡翠,數(shù)量較少,。(市場占有率小于2%)
3.鈉鉻輝石型“翡翠”
以鈉鉻輝石為主,,次要礦物為硬玉、角閃石,、鈉長石和鉻鐵礦等,。即“干青種” 翡翠。這類“翡翠”多為深翠綠色,、深綠色到黑綠色,,不透明。對此類以鈉鉻輝石為主的玉石是否列入翡翠還持有爭議,。數(shù)量少,。(市場占有率小于1%)
4.鈉長石巖型 “翡翠”
以硬玉為主(>80%),鈉長石(<20%)—“八三玉”
以鈉長石(>85%)為主,,—“水沫子”,,透明度高,密度,、硬度均低,,不屬于翡翠。
二,、光學性質(zhì)
(一)顏色
原生色,;白色、綠色,、紫色,、黑色
次生色:黃、紅色,。
![]()
(二)光澤及透明度
翡翠為玻璃光澤,,半透明——不透明,極少為透明,。
一般來說,,翡翠礦物顆粒越細則透明度越好,光澤越強,。
(三)折射率
1.666-1.680(±0.008) 點測法為1.65-1.67,,一般為1.66,。
(四)光性特征
硬玉為單斜晶系,二軸晶,,正光性,。翡翠為非均質(zhì)集合體。
(五)吸收光譜
437nm線是翡翠的特征吸收譜線,,是鐵的吸收線,。
630nm、660nm,、690nm吸收線是鉻致色的綠色翡翠的特征線,,綠色越濃艷鉻線越清晰,如果綠色很淺,,630nm就不易觀察到,。
染色的綠色在650nm處都有一條非常明顯的寬帶,無630nm,、690nm吸收帶,。
(六)發(fā)光性
天然翡翠絕大多數(shù)無熒光,。
白色翡翠中若長石經(jīng)高嶺石化后可顯弱藍色熒光,。
漂白、注膠翡翠可有藍白色熒光,。
染色的紫色翡翠可有橙紅色熒光,。
三、力學性質(zhì)
1.解理: 硬玉具兩組完全解理,,在翡翠表面表現(xiàn)為星點狀閃光,,也稱“翠性”,翠性的明顯程度與硬玉顆粒大小有關(guān),。
2.硬度:7
3.密度: 3.30-3.36g/cm3
四,、放大觀察
高檔翡翠質(zhì)地細膩放大外觀會呈現(xiàn)水波樣(桔皮效應)表面,拋光良好,。顆粒大的翡翠會有零星的小凹點,。
翡翠的優(yōu)化處理及其鑒別
一、漂白充填處理俗稱翡翠B貨
目的
在溶解掉翡翠中的雜色,、臟色的同時,,也溶解掉部分翡翠顆粒,將翡翠特有的較為致密的結(jié)構(gòu)破壞,,因此在顆粒之間出現(xiàn)較多較大的縫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狀,,所以必須用一些能夠其固結(jié)作用的有機聚合物(如樹脂或塑料)充填于縫隙之間,,即固結(jié)了翡翠又加強了透明度,。
翡翠B貨由于已經(jīng)人工處理,佩戴一段時間會由于有機膠老化而失去光澤,,并且變黃,,已不具備保質(zhì)價值。但由于價格便宜,,裝飾性強,,可作為一般的裝飾品佩戴。
二,、染色處理翡翠C貨
1.染色目的
使無色或淺色的翡翠變成鮮艷的綠色,、紅色或紫色及其混合色。
2.選料
有一定裂隙,,顆粒較粗者為宜,。
3.染色方法
首先將待染色的翡翠用稀酸清洗,干燥后放入準備好的染料(如氨基染料)或顏料(如鉻酸鹽)的溶液中,,稍微加熱,,染色后需再次烘干上蠟。
4. 耐久性
耐久性較差,,當遇到紫外線的照射,、高溫或接觸化學液體時,染料會發(fā)生變化或被溶解掉,。